硅谷数字营销免费培训怎么做.品牌营销因低俗翻车.早已不是新鲜事。低俗营销一时爽,企业形象重造火葬场。
品牌形象需要日积月累的经营,但一次低俗营销对品牌形象的损害,是怎么弥补都不能完全修复的。
首先,品牌在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及价值需求的同时,也应该传递品牌正确的价值取向。品牌不止是售卖产品,更是在推广正确价值观引导下的品牌理念。譬如品牌在进行市场调查与营销策划时,应明确品牌理念的定位、调性及内容边界,同时将其与对消费者的价值观引导融入营销活动中。营销广告博取流量是情理之中,但是也要注意道德的高度,弘扬正面价值观。这过程需更加谨慎,禁止“打擦边球”的行为,以免触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,落入低俗化而在公众心中留下负面印象。
再者,将对消费者或事务的情感关怀融入营销活动中,将关注的话题扩大,把独特的品牌情怀带给消费者。在2019年的七夕前,“杜*斯”发布的90周年宣传片广告《再向前一步》,鼓励年轻人为爱大胆、冲破世俗阻隔和内心的怯懦,广受好评。此外,蹭热度也应把握好分寸,平衡热点与敏感话题,否则会弄巧成拙、惹火上身。
事实上,营销是将企业品牌的价值传递,好的营销广告是通过真挚的正能量表达来与用户达成价值认同,去赢得真正的变现。在追求热点、追求趣味、追求关注的互联网时代,品牌商家绞尽脑汁取悦大众无可厚非。但商家们也应该清楚:价值观歪曲、触及底线的营销并非创意枯竭的救命稻草,且必然会遭受来自大众舆论的反噬。与其挖空心思、胡思乱想,不如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,将时间、精力和智慧花在努力创作有温度、打动人、传播先进文化理念的广告创意中,如此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,收获知名度与美誉度。
近年来,企业为达到销售目的,采用恶意营销等宣传手段来博取观众眼球,不断刷新社会底线与认知。今年10月份,“杰邦”在其微博官方旗舰店发布了一则调侃女性生殖器的低俗避孕套广告,引发众多网友热议与抵制。时隔仅一个月,知名超市“大发”某一门店在标注女装尺码的做法上再次踩雷。
11月11日晚,有网友贴出“大*发”女装尺码的建议表照片,在尺码规格处,S等同“瘦”、M等同“美”、L等同“烂”、XL等同“稀烂”、XXL等同“稀巴烂”。甚至在该表右下角标注“仅限18~35岁女生,根据身材请先咨询客服”。《中国妇女报》对此做出点评:“如此营销,令人生厌。为了吸引眼球,没有了尊重与底线。广告营销体现企业价值观和文化形象,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不应以如此方式营销。”
从“大发”尺码事件出发,我们会发现以男性视角评判女性身材的思维并不少见:著名女性内衣品牌“维”以超模内衣走秀闻名于时尚界,其对于“天使”的身材要求近乎偏执——身高175cm,腰围24英寸,体脂不能超过18%。这是男性们制定的标准,但对于女性而言,这就是“美”的标准吗?答案随着“维*”的破产呼之欲出。说到底,为女性服务的产品,营销受众的主体必然是女性,而不是看起来“外行”的男性。而对于消费者,特別是对于女性消费者的基本尊重,更为重要。